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弹个车常见问题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弹个车常见问题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摩托车启动杆踩下去自己弹上不来啥问题?
化油器车,油孔堵塞
电喷车,喷油嘴故障
点火线圈故障,导致不点火
原因太多了,
可否用机枪重弹代替\u6b65\u67aa弹,来解决突击\u6b65\u67aa弹远程威力不足问题?
这种办法在紧急情况下是可以的。中国在研制第一种小口径\u6b65\u67aa弹87式小口径\u6b65\u67aa弹的时候,就\u91c7取了这种办法,在95\u5f0f\u6b65\u67aa上使用的是87式普通弹,而班用机枪和88式狙击\u6b65\u67aa使用的是87式重弹。
中国最早研制的5.8毫米弹分为87式\u6b65\u67aa弹和88式机枪弹,长得差不多,非常容易弄混。
但是这种做法首先不干的是基层部队,普通弹和重弹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,一般就是弹头的形状不同,但是在鉴别的时候也不能把弹头拆下再装上,虽然是在弹头的颜色什么的上边是有一些区别,但是分辨起来特别费劲,用错了的情况非常普遍。
10式5.8毫米弹当时是打算简化后勤保障,也就是所谓的一弹九枪。
由于重弹的弹头多了一个船尾,所以弹头的中心以及对于枪膛的烧蚀作用都要比普通弹严重的多,而且经常是会出现枪膛挂铜的问题。所以,一般不要混用。
由于,用重弹惹了这么多的麻烦,所以中国才有搞了10式5.8弹,试图把普通弹、重弹统一起来,但是从实际的使用来看,想面面俱到,却是什么也干不好。
图片来自网络。
图片里就是著名的7.62×54R弹,它就是著名的“莫辛纳甘”\u6b65\u67aa和马克西姆重机枪/捷格加廖夫轻机枪(大盘机枪)所用的\u5b50\u5f39,其中57–D–422和57–D–423就是机枪用的重弹,其它的基本上是\u6b65\u67aa/狙击\u6b65\u67aa用的轻弹,从理论上来说和战场实际使用,重弹和轻弹是可以互换使用的,一二战期间确实有俄军和红军战士在紧急情况互换使用,\u6b65\u67aa或者机枪没有专用\u5b50\u5f39了,还能干瞪眼仗不继续打下去了?所以,在\u67aa\u68b0和\u5b50\u5f39设计的时候就要求可以互换使用,理论上对\u67aa\u68b0的伤害也不大,并不是说“莫干\u6b65\u67aa”发射发射药量多机\u67aa\u5b50\u5f39就对\u6b65\u67aa有啥影响。
到了二战结束后,随着突击\u6b65\u67aa的兴起,老式栓动\u6b65\u67aa和冲锋枪都被淘汰或退居二线,但是大威力机\u67aa\u5b50\u5f39却仍然在使用,比如说苏/俄军的PKM(图片上)和美军的M60通用机枪还在使用7.26×54R弹和7.62×51弹,现代步兵营连分队的\u67aa\u68b0打击距离早已经细分化了,突击\u6b65\u67aa最大射程600米,实际使用距离200~400米,轻机枪为600~800米、重机枪800米以外…这样的火力距离划分非常的科学,各种\u67aa\u68b0火力的持续性和压制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,不需要要求一般\u6b65\u67aa有较远的打击距离和威力,即便是有需要也是狙击\u6b65\u67aa和精确\u6b65\u67aa的任务,普通\u6b65\u67aa管好400米之内就足够了。
俄罗斯特种部队使用的PKP通用机枪,它是在PKM基础上改进的,仍然使用7.62×54毫米\u5b50\u5f39,这\u5b50\u5f39威力强大在800米外仍然能够击穿凯夫拉头盔,俄军每一个特种步兵班都装备一挺,弥补5.45毫米口径突击\u6b65\u67aa威力不足的问题。
所以,普通\u6b65\u67aa实在是没有必要使用机枪弹重弹,即便是枪族化了的步/机枪也没多大的必要。
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,现在步兵班的火力已经很完美了,突击\u6b65\u67aa弹的威力已经足够,无脑的加强可能会适得其反!比如威力更大的机枪重弹肯定能解决\u6b65\u67aa弹远程威力不足问题,但近距离交火会因为\u5b50\u5f39速度太快,击中人体后能量都来不及释放就从人身体穿了过去,根本无法形成空腔效应,对人的伤害反而不如普通\u6b65\u67aa弹,而突击\u6b65\u67aa的主要交战距离就在300米以内而已!
\u5b50\u5f39并非威力越大越好,就拿德国二战时的98K来说,\u91c7用7.92*57mm\u6b65\u67aa弹,这种\u5b50\u5f39的威力非常大,甚至2000米开外还有足够的杀伤力,因此在98K中选择精度高的作为\u72d9\u51fb\u67aa使用完全威力上完全没有问题。但是作为普通步兵的制式\u6b65\u67aa,他的有效射程只需要400米,甚至大多数情况下的交战距离都在300米以内,这这时候就存在威力过剩问题了。当然二战以及二战后的第一代突击\u6b65\u67aa都存在威力过剩问题!
于是经过实战总结经验后,才有了后来流行的小口径\u6b65\u67aa,比如北约5.56,苏俄的5.45,中国的5.8三大系列,这些都是经过大量试验以及实战总结出来的最好结果,制式突击\u6b65\u67aa适合步兵300米范围内交战,也能发挥\u5b50\u5f39最大杀伤力作用;小口径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让弹匣变轻了,这样同等重量下,士兵可以携带更多的\u5b50\u5f39,作战持续性会更强!
至于说到的远程威力不足问题,这个完全不用担心,现在一个步兵班的火力配置是相当科学的,步兵班里都会指定一名枪法号的士兵作为精确射手,负责300~600米精确打击,还会配置1支班用机枪用于火力压制,还会1支120mm反坦克\u706b\u7bad\u7b52用于啃硬骨头,其他士兵则是人手一支制式突击\u6b65\u67aa用于对付300米范围内的交火,至于600米开外的,那就交给狙击手和步兵战车去对付了!
我是冬雨AK,说下看法
使用机枪重弹来替代目前小口径\u6b65\u67aa弹,以解决远距离威力不足的情况,乍一听好像没什么问题,但考虑到\u5f39\u836f携带量 机动性 后坐力等方面,机枪重弹并不合适,其实7.62毫米\u6b65\u67aa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突击\u6b65\u67aa小口径成为流行趋势,和7.62口径的\u5f39\u836f相比,小口径\u5f39\u836f重量轻 士兵携带量增加,对人体杀伤力大(进入人体后会翻转形成空腔效应),因此世界主要军事大国都开始研发装备小口径\u5f39\u836f,并形成了三大标准:北约的5.56,苏俄的5.45,中国的5.8
但近些年来的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叙利亚战争上表现来看,小口径\u6b65\u67aa弹表现出射程近 穿透力差的缺点,其实早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就发现,在山地远距离交战,AK74的5.45\u6b65\u67aa弹经常够不着敌人,无奈之下在步兵班配备SVD狙击\u6b65\u67aa,来保证远距离的火力射击,而在美国进行的阿富汗 伊拉克战争中,多是巷战,对射程要求不大,但却对穿透力的要求提高了,美军使用的5.56\u6b65\u67aa弹穿透力不足,很难穿透躲在汽车 矮墙后面的敌人,再加上现代战场防弹衣越来越普及,小口径\u6b65\u67aa弹甚至无法击穿现代化硬式防弹板防弹衣,而对手装备的AK47\u6b65\u67aa却很容易做到这一点!
因此,现在美军内部有一种声音,希望能够给士兵配备7.62\u6b65\u67aa弹,而且在研发新型\u67aa\u68b0的时候,常常会研制5.56和7.62两种口径,例如HK416是5.56,而HK417就是HK416的7.62版本
所以,使用7.62\u6b65\u67aa弹就能解决现役小口径突击\u6b65\u67aa射程威力不足的情况,无需机枪重弹
(不当之处请指正,图片来源于网络)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弹个车常见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弹个车常见问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