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圆明园西洋楼讲解?
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内的一处历史遗址。它是圆明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,也是中国近代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西洋楼建于18世纪中期,是圆明园中规模最大、布局最合理、装饰最华丽的建筑之一。它由两座对称的楼房组成,分别称为“东洋楼”和“西洋楼”,高达三层,总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。这座建筑\u91c7用了欧式风格,外观精美绝伦,内部布置豪华典雅。它曾经是清朝皇帝接待外国使节和办公的场所,也是中国与外国交流文化、学术和科技的重要场所
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游览路线?
绮春园新宫门 → 鉴碧亭 → 石残桥 → 天\u5fc3\u6c34面 → 涵秋馆三孔桥 → 仙人承露台 → 别有洞天 → 曲院风荷 → 蓬岛瑶台 → 平湖秋月 →→ 方壶胜境 → 西洋楼遗址(万花阵迷宫、大水法、观水法) → 线法山 → 圆明园全景沙盘 → 含经堂遗址 → 绮春园,结束游览。
圆明园西洋楼从哪个门进?
西洋楼遗址位于圆明园东北侧,从圆明园东门进去很近,老年卡、残疾卡可以免费参观。
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郎世宁设计,中国工匠师建造。
西洋楼始建于1747年(乾隆十二年),因工程巨大,1783年(乾隆四十八年)建成。
1860年10月,一个“英吉利”、一个“法兰西”两个强盗半夜闯进圆明园\u6740\u4eba、抢劫,之后竟然丧心病狂火烧圆明园,\u91c7用轰炸的办法使厚实的石墩辟为几块,真是惨绝人寰啊。
据说来这里参观的都是中国游客,外国人很少。去过几次了,还真没有见到外国人。
西洋楼遗址里有圆明园文物展,展品历尽沧桑,有深刻的历史印迹,总算看到真品了。
圆明园东门里的银杏树真是火树银花,飒爽英姿,如兵至城中,满城尽带黄金甲,锦绣大地。
圆明园西洋楼景区发生的故事?
乾隆帝修建西洋楼景区仅仅是为了赏心悦目吗?当然不是。圆明园里不乏别致的水法景致,雍正七年(1729年)四月,在西峰秀色的高水瀑布处安装的水法,就颇受雍正帝赞赏,这些水法还不断修理完善。乾隆帝建西洋楼的真实意图,在乾隆六十年(1795年),他回忆西洋楼大水法时,给出了这样的解释:
堂(泽兰堂)北为西洋水法处,盖缘乾隆十八年西洋博尔都噶里雅国(葡萄牙)来京朝贡,闻彼处以水法为奇观,因念中国地大物博,水法不过工巧之一端,遂命住京之西洋人郎世宁造为此法,俾来使至此瞻仰……昨冬广东督臣长麟、抚臣朱珪奏,荷兰国使臣等以今岁为朕御极六十年大庆,恳请来京朝贺。鉴其数万里外,慕化悃诚,因允其请。已即于腊月到京,新正并与朝贺宴赏,节间令于是处观看水法,使知朕所嘉者,远人向化之诚,若其任土作贡,则中国之大,何其不有,初不以为贵也。
乾隆帝的解释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,即中国之大何其不有,就是西洋人引为奇观的大水法,大清王朝也有,而且比洋人做得更好,使来朝觐者不得不叹服。中国皇帝最想要的是西洋人慕化悃诚,真心向化,至于区区土贡,对天朝上国来说,并不稀罕。
乾隆帝曾自诩为“十全老人”。所谓“十全”,是指乾隆朝十次中外战役的成功。乾隆展示“十全”的重要场所,即在今\u4e2d\u5357\u6d77紫光阁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,清廷重修紫光阁,并于阁后建武成殿,用以陈设记录战争史实的铜版图和在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像。至乾隆晚年,紫光阁内存放有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、平定大小金川战图、平定台湾战图等六套战图。还有280幅功臣像,包括平定西域准回部的“乾隆御题紫光阁前五十功臣”和“平定西域后五十功臣”;平定大小金川的“御题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”和“平定金川后五十功臣”;平定台湾的“平定台湾前二十功臣”和“平定台湾后三十功臣”等。其目的自然是褒扬忠于朝廷的功臣,以激励后世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