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郑州海绵城市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郑州海绵城市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海绵城市郑州哪一年开始的?
从市城乡规划局获悉,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(2017~2030年) 开始进行批前公示。
规划范围主城区+4个片区
规划范围包括郑州主城区,以及航空城、西部新城、白沙组团和九龙组团4个片区,规划面积共1945平方公里。规划期限近期为2017~2020年,远期为2020~2030年。规划总目标是将郑州建设成具有吸水、蓄水、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,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、缓解城市水\u8d44\u6e90压力。
郑州正在建设海绵城市,应\u91c7取哪些措施?
加速推进建设海绵城市,重点对城市道路、广场、绿地等公共区域进行改造,提高其保水、蓄水、渗水能力。
研究和利用新型环保材料,如透水混凝土、陶粒、雨水花园等,提高城市的吸水和渗透能力。
加强绿化建设,扩大城市绿地率,充分利用城市绿色屋顶、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加绿色覆盖面积,提高城市的蓄水能力。
完善城市排水系统,建设雨水收集利用工程,利用雨水\u8d44\u6e90进行灌溉、渗透和涵养地下水。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标准,引导和规范海绵城市建设,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果。
河南1998年水灾真相?
真相一,河南特大洪灾,既是天灾又有人祸的因素。这次,许多人看到了,河南郑州花了几百个亿搞海绵城市建设。结果,在洪水面前,如此不堪一击。
智能城市也好,智慧城市也好,还是最近五六年非常吃香的新概念海绵城市,其实都绕不开一个实际问题:如何解决洪水泛滥。
还有一个问题,那就是钱花了,建设搞了,项目也验收了,国家的配套资金也拿到了,但实际效果不堪一击
1. 持续强降雨:1998年夏季,中国南方地区遭遇了持续的强降雨,特别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地区,导致河水水位迅速上涨。
2. 河流水系排水不畅: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影响,许多地区的河流水系已经面临严重的河道淤积和河道狭窄的问题,导致洪水难以迅速排除。
如果郑州的暴雨下到苏州,我们的城市能扛得住吗?
苏州无大灾!就是郑州的暴雨下到苏州,苏州也能扛得住,苏州得益于它的优越的自然环境,有太湖,有望虞河,吴淞江等通江达海大湖大河,泻水能力极强,既使可能局部受涝,但整体不会有大灾。
如果郑州的暴雨下到苏州,扛是肯定能扛得住,损失也可能比郑州要少一些,但城市被水淹是毋庸置疑的,因为本次郑州暴雨,不管下到哪一个城市,基本都会形成内涝,毕竟当代的城市建设都是硬化路面,排水主要依靠地下管网,发生特大暴雨时,一旦城市排水系统发生“肠梗阻”,那城市涝水上涨是必然。当然了, 虽然苏州与郑州都是平原形城市,但两者在排水能力以及排水经验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,显然苏州的排水经验会更丰富。
从古至今,郑州很少遭遇直接降雨形成的洪涝灾害,唯一的洪水威胁就是头顶上的黄河,只要黄河不溃坝、决堤,郑州城受水灾威胁不大,毕竟郑州完全属于北方城市,平均降雨量不及南方的三分之一,所以郑州在城市建设时,围绕城市内水排放的设计标准,肯定没有苏州那么完善。反观苏州,本身就位于江南地区,不但降雨总量高,且降雨持续时间长,加之苏州位于长江下游入海口与太湖之间的位置,每年只要长江下游地区洪水,太湖水位基本也是水涨船高,这说明苏州几乎每年都有洪水威胁,所以现代苏州在城市建设之时、管网规划之时,就充分考虑到了暴雨排水能力,所以同样的暴雨如果下在苏州,虽然同样会淹,但绝不会像郑州那么严重。
当然了,此问题绝不是在比较两个城市的设计孰强孰弱,毕竟两者城市气候不同,设计规划肯定不同是毋庸置疑的。此问题的重点更应该是讨论郑州雨量,多余的数据我们不谈,只描述一点:郑州3天下了1年的雨量,高达617.1mm,与2020年梅雨季节苏州平均梅雨降雨量630.9mm相当,但苏州2020年梅雨季节持续了33天。2020年梅雨季节苏州雨量偏高,苏州市河湖水位明显偏高,防汛形势非常严峻,当时太湖超出警戒水位近1米,江苏省为此发布过多个洪水红色预警,可想而知,如果将苏州33天的雨量压缩为3天,那苏州显然也无法承受。
欢迎点击关注,留言一起探讨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郑州海绵城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郑州海绵城市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